德勒兹与加塔利在《千高原》中关于“节段性”的论述是其微观政治学的核心,他们用一系列独特的概念工具来分析权力如何在社会最细微的层面上运作。

微观政治与节段化核心概念示意图

pV4uJc4.png

此示意图揭示了社会权力结构的动态博弈,其核心组件如下:

1. 节段性 & 节段性形态

  • 节段性:指社会就像一只昆虫的身体,是由多个节段连接而成的。不存在无节段的社会,任何社会都在对人、事物、空间进行划分和编码。
  • 节段性形态:指节段之间连接的方式和性质。德勒兹和加塔利区分了两种根本不同的形态:
    • 刚性节段性:社会通过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坚硬界限进行划分(例如公共/私人、合法/非法、我们/他们)。这是宏观的、可见的、克分子的政治。
    • 柔性节段性:社会通过微妙的、渐进的、可协商的、不断变化的界限进行划分(例如办公室内微妙的权力关系、家庭中不断变化的角色分工、社交媒体上流动的身份认同)。这是微观的、不可见的、分子的政治。

2. 克分子装置 vs. 分子装置

这是分析节段性形态的两极,它们始终共存、相互交织和斗争。

  • 克分子装置
    • 特征结构化、统一性、总体化。它追求将多元因素整合为一个统一的、可识别的整体(如“国家”、“公司”、“阶级”、“男性气质”)。
    • 功能:它生产和维护刚性节段,倾向于固定身份、建立秩序、实施捕获
    • 例子:法律体系、国家机关、宏观经济学、标准化教育。
  • 分子装置
    • 特征微观、流动、弥散、粒子性。它在克分子装置之下或之间运作,关注流变、强度和细微的差异。
    • 功能:它对应于柔性节段,涉及欲望的流动、情感的微澜、日常实践的变迁。它是变化和生成的策源地。
    • 例子:办公室里的闲言碎语、时尚的变迁、一段关系中权力的微妙转移、内心的焦虑和渴望。

3. 三种线

这是描述个体或集体在由克分子和分子装置构成的社会场域中可能的存在和运动轨迹

  • 刚性之线 / 克分子之线:沿着社会既定的刚性节段运动。生活轨迹是可预测的,遵循常规(上学→工作→结婚→生子)。这是最稳定也最压抑的线。
  • 柔性之线 / 分子之线:沿着柔性节段运动。充满微小的调整、妥协、协商和不确定性。生活是流动和变化的(例如,在工作中巧妙地规避规则,在家庭角色中灵活切换)。
  • 逃逸线打破一切节段的线。它既可能带来创造性的突破(如一场革命、一件艺术品的诞生、一种新生活方式的开启),也可能导致毁灭性的崩溃(如精神失常、社会失序)。它是绝对 “解域化” 的运动,是变化的最终动力。

总结:微观政治的意义

德勒兹和加塔利想强调的是: 宏大的统治(克分子装置)依赖于无数微观的实践、欲望和同意(分子装置)才能维持。 因此,真正的政治变革不能仅仅瞄准宏观结构(如夺取国家政权),还必须关注和改变日常生活中的分子式实践——我们的习惯、欲望、交往方式和工作方式。

革命的希望在于:分子装置的流动永远在柔性之线上动摇克分子装置的稳定,并有可能爆发为彻底的 “逃逸线” ,从而创造出全新的、无法被现有社会节段所编码的生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