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逻辑
世界的底层逻辑,根植于微观粒子及其组合形式在持续相互作用中的差异化生成与流变(Becoming)。
1、在最基础的量子层级,这表现为纯粹的潜在性与概率性(量子理论),是尚未分化的潜在性的涌动场域。
2、简单的原子、分子结构(如碳原子因排列关系的差异而现实化为石墨或钻石),正是这种潜在性在物质层面差异化实现的初次显现,差异本身即是创造性的引擎。
3、随着组合的复杂化,自组织的生命现象涌现出来,作为生命冲动的创造性表达,展现出主动适应、自维持与指向性互动的能力。
4、最终,在人类层面,这种持续不断的生成、差异化与复杂化进程,凝聚为迄今为止最复杂、最具反思性的动态形态——人类文明本身。它远非简单的映射,而是德勒兹所描述的组合体(Assemblage) ——异质元素(物质、符号、欲望、技术、制度)在持续解域与再辖域中动态配置的战场——以及柏格森创造性进化的复杂化身。它既是量子潜在性在绵延中的展开,亦是层化秩序与解层化逃逸线撕扯的生成物。
人类文明可视为量子层级的潜在性,在漫长的时间之流(绵延)中,经由无数次分叉、差异化的重复与复杂化的非线性展开,所生成的惊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