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延的定义
绵延(Duration - La Durée)
内涵(Intension)—— 它是什么?
绵延的内涵是纯粹的、异质性的、创造性的时间本身。它不是时间的度量,而是时间的本质。其核心属性包括:
- 质的而非量的(Qualitative, not Quantitative):绵延是由性质的变化构成的,而非可测量的、同质性的单位(如秒、分)的集合。每一刻的性质都由整个过去的积淀所塑造,并渗透到未来。
- 连续性与不可分割性(Continuity and Indivisibility):绵延是一个无缝的整体流。任何试图将其分割为“瞬间”的做法都是人为的、空间化的抽象,会毁灭其本质。它像一段旋律,其意义在于整体的流动,而非单个音符。
- 相互渗透(Interpenetration):在绵延中,过去、现在和未来不是彼此分离、依次排列的。过去作为一个整体持续地“存活”并渗透到现在,影响着当下的体验和未来的方向。现在包含着过去的全部重负。
- 创造与新生(Creativity and Novelty):由于每一刻都融合了全新的过去,绵延的进程不断地产生真正的新事物,而不仅仅是旧元素的重新排列。它是绝对的生成(Becoming)。
- 记忆的核心作用(Centrality of Memory):记忆不是对过去事件的存档,而是绵延本身的结构。正是记忆使得过去能够持续地作用于现在,保证了意识的连续性和身份的同一性。
简单来说,绵延的内涵就是:生命和意识所具有的、由记忆承载的、不断创造新质的、不可分割的连续流变过程。
外延(Extension)—— 它适用于什么?
绵延的外延极其广泛,柏格森将其从人类意识逐步扩展到整个宇宙:
- 人类意识(Human Consciousness):这是体验绵延最直接、最明显的领域。我们的内在心理生活就是绵延的原型:思绪流淌、情绪变化、记忆融合。
- 所有生命体(All Living Beings):这是您上一个问题中提到的。动物、植物甚至微生物的生命过程都是绵延的表现。它们的生长、适应、反应和进化都是一个具有自身节奏的、连续创造的过程。一只猫的警觉、一棵树的向光生长,都是其生命的绵延。
- 整个宇宙与生命冲动(The Universe and Élan Vital):这是绵延最宏大、最形而上学的应用。柏格森认为,整个宇宙不是一个静态的存在,而是一个巨大的、创造性的过程,他称之为“生命冲动”(Élan Vital)。宇宙的演化本身就是一种宇宙性的绵延。物质本身被视为这种创造性进程放缓或中断的产物。
- 注意:说“石头有绵延”不是说石头会思考,而是说石头看似静止的存在,在极长的时间尺度上(地质时间)也参与了一种极其缓慢的“变化之流”,它是宇宙创造性进程的一部分。
因此,绵延的外延是一个谱系:从最密集、最活跃的人类意识,到所有生命形式,最终到作为整体实在的宇宙本身。
总结与明确定义
定义:绵延是柏格森哲学的核心概念,指一种异质的、连续的、由记忆构成且不断创造新质的生命时间流程。它不仅是人类心理的基本结构,也是所有生命体乃至宇宙终极实在的存在方式。
一个核心比喻:
- 传统物理学时间像一串珍珠项链:线性的、由一颗颗同质的(空间化的)珍珠(瞬间)组成。
- 柏格森的绵延像雪球从山坡上滚下:它是连续的、不可分割的;它在滚动中不断累积新的雪(记忆),其每一刻的形态(现在)都包含着整个过去的重量,并指向一个无法完全预测的未来(创造)。这个雪球本身就是过程,就是生成。
这个定义明确了:内涵上,它是质性的、连续的、创造性的流;外延上,它从心灵扩展到生命,再扩展到宇宙。